close

 

 
專訪中國藝術家-徐冰

「語言」走到今天,已經超過我們想像!你不僅僅可以用符號、表情甚至一張相片,就已經代表了我們以前所知道的所有文字資訊範疇。 
 

撰文呂曉雯   攝影/林昭宏

「徐冰」是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,被譽為中國當代最出色的現代藝術家之一,他以「天書」和「地書」揚名海內外。並且因為「在書法和版畫上具有原創性、醒思、直觀的能力,替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」等理由,獲得了美國「麥克阿瑟獎」的天才獎,除此包括中外其他大小獎項加持,更讓華人在世界藝術史上,佔據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 

此次徐冰老師為了推廣
「木林森」計劃而來到台灣,除了走訪屏東三地門與原住民小朋友共同繪畫創作之外,他告訴我們其實他是想「喚醒人類與自然對話」「大自然是非常珍貴的資源,但是我們卻不懂珍惜。這大家都知道,但卻都漠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。」徐冰老師以感嘆的口氣再次重申了信念,藝術之於他,當然和自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此次走訪山地原鄉,只不過是努力在做大家已經知道但卻忽略的問題罷了。

 「木林森」計畫行之有年,最初從肯亞開始。「你真的以為在非洲種一棵樹可以幫助他們多少」當徐冰老師這麼問時,他的眼中有無限感概。一棵樹或許不可以改變肯亞,但是卻可以讓世界注意到這裡,不論多少只要去做有人關心肯亞就有機會改變了!這是「木林森」的初衷。「台灣原住民有太多對於傳統和現代的糾結,以至於會無所適從。而平地漢人,卻以為用當代的期望與安排來對待他們是好的。事實上未必合適」對於徐冰老師說到此現象他表示,這是時代變遷過程,只要尊重自然法則,雙方其實可以獲得一個平衡。
 

關於兩岸問題對徐冰老師來說,完全不是什麼敏感問題,也沒有什麼兩個中國或統不統獨的問題。在他看來台灣和內陸其實非常相似,不管行政體系或是組織方式,就連思維其實都是很相像的,但相對起來台灣離傳統較近,中國經過文革和傳統文化有了部分隔絕。這兩者中間沒有好或不好之說,傳統有傳統的尊嚴與講究,而現代也會創造自己的美麗輝煌。而藝術範疇上,更沒有誰先誰後的比較,因為都是進化過程。


當人們從甲骨文走到象形文字、篆書,再來繁體中文等等的,都是「進化過程」,而我們只是走在過程裡的一小群人。當甲骨文被取代時,文化並沒有因此滅絕,。文字是一種溝通工具,「工具」是一種不該有情緒的東西,既沒有色彩也沒有政治立場,既然如此,就不該承擔「傳承文化」的責任,這是人的責任。文字進展
並不是依據它承擔多少文化含義決定,而是使用上便利性,比如說象形文字更多面向去乘載了中國古代文化意涵,但也不因為這樣被保留,之後到繁體中文作為溝通時,文化以新面貌重生了。因此當有人疾呼繁體中文消失的同時,中國傳統文化也將消失,這是對「文化的驕傲」。

他深信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,唐詩、宋詞、元曲一定會以不一樣的形式純活下去。所以繁體中文或是簡體中文即便消失了,文化也不會消失的
 
文字存活到今天,已經有各種不同的面貌,不是只有「字」而已,一個符碼、一個表情、一張相片都是可以溝通。這就是「新一代的文化美麗」,而我們要試這去接受世代傳承,不是抗拒。

是否因著這樣的理由,所以才會有以符碼編寫成的小說出現
徐冰老師表達了,這如同五十年前我們很難想像,智慧型手機會佔據我們生活一樣,要是小時候有人告訴他,有一種東西,可以讓遠在美國的人即時通話還可以看到影像,他一定會以為那個人是瘋子,但現在有人告訴他不可以,他可能會才會覺得那個人有問題。因此符碼創作只是讓自己跟著生活走罷了。
 


世界各地原住民文化,在徐冰老師眼中,竟意外都顯得格外相似,因此以前他並不十分關注,直到自己因著「木林森」計畫,深入走訪之後,才發現其中的韻致。不論何處的原住民對於自然對話都顯得那麼融洽,在符碼表達上也愈是簡潔,這和現代文字已經越走到線條簡單、符碼表情居多的情況很相似不是嗎當人們追求科技極限時,往往忘記「自然」就是最好的導師。 

「藝術和生活絕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而生活則當依循自然法則!」這是徐冰老師的信念。

從肯亞的一棵樹,到三地門的一整排樹,徐冰老師都用「自然」,挑動人們對藝術和世界連結的好奇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elly0110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